打造“国际级地铁城市”,打造100个网红打卡地、100个“一刻钟便民生活圈”……武汉市近日颁布的《关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实施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实施意见》)提及,到2025年,武汉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做到9000亿人民币,外贸进出口总金额做到4700亿人民币,旅游收入做到2700亿人民币,入境游人数达到130人次。

第一财经记者从武汉市发改委获知,《实施意见》紧紧围绕“放亮武汉国际新名片”“培养国际消费自主品牌”“合理布局消费模式城市新地标”“顺畅国际消费新通道”“构建对外开放沟通交流新领域”等五个方面,建立了一系列整体规划措施。
《实施意见》确立,将依托滨水之城,搭建“大河山湖 交易”布局。基本建设两江四岸、东湖生态绿心等主要滨水文水利旅展示厅,打造举世闻名的文旅产业旅游观光、休闲农业旅游终点;借助高校之地,释放出来“高校 交易”生命力。激话“青年人 交易”发展潜力,建设一批艺术空间,自主创新培育一批交易商圈;借助创新之城,推动“数据 交易”发展趋势。促进数字化转型,加快构建全国各地数字经济的一线城市,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零售交易高效率结合。
《实施意见》明确提出,武汉市将聚焦当地高品质商品或服务,培养“汉派”消费品牌,提高商贸服务质量,提高免税商店、自由贸易区、综保区、跨境电子商务综试区、我国进口贸易增进自主创新示范园区等开放式服务功能,培养10个左右电商直播带货产业基地。
《实施意见》与此同时明确提出要加强会务服务、设计方案服务质量,发展趋势零售业态创新,激励品牌数字化更新,推动连锁便利店平衡发展,打造100个“一刻钟便民生活圈”。培养体育消费,加速体育消费产业区基本建设,发展趋势运动风项目及拓宽体育消费新项目100个。
除此之外,武汉市将建设著名旅游景区知名品牌,打造100个网红打卡地。拉响“夜浦东”游览知名品牌,发展趋势游览有关交易,打造10条著名“游览浦东”线路和一批大中型文旅综合体。
紧紧围绕以武鄂黄黄为中心的武汉都市圈,将武汉新城打造变成推动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、支撑点长江中游地区世界级城市群建设中的关键极核,适用长江新区打造国际级河道景观城市文化展示厅,推动武商梦时代、武汉市华联(SKP)等一批大中型商业中心建设运营,打造新式榜样式购物广场。
《实施意见》会以基本建设国际性交通枢纽中心为突破口,高标准建设当代高效率的综合性道路网、商品流通机制和国际物流中心。推动飞机场扩充更新,加快构建天河机场、花湖飞机场国内航空客货运输双枢纽。搭建通江达海船运经济带,提高港航基础建设水准,提高武汉市长江中游地区航运中心集散能力。搭建内畅外链路运经济带,扩张中欧铁路业务范围,争取打造中欧铁路中间聚集核心。基本建设“超米字型”高铁网络,提升城市圈城际轨道交通拓宽连接,加快构建“路轨里的城市圈”。提高道路迅速连接水准,促进武汉都市圈交通出行直连直达直通。打造“国际级地铁城市”,力争到2030年底,轨道交通运输里程数做到850千米。
《实施意见》明确提出要加强地区交易连动。推进武汉都市圈大城市在关键消费赛道协作。 推动城市群交易连动,产生差异化竞争、协作配套地区交易新机遇。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分工协作,促进消费产业合育相通,支撑点长江中游城市群基本建设世界级城市群。